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给iPhone供货、逼得全球钻石巨头改变销售策略,这和柘城有关系?
作者:豫记    发布于:2021-07-29    文字:【】【】【

当你给塑料花姐妹显摆降价时买到的大钻石时,你或许并不知道,一个叫“柘城”的河南小县城专著“造”钻石三十年。那里做出的人造钻石是富士康的供货商,产量和出口量占全国市场份额的 70% 和 50%,被誉为“中国钻石之都”。豫东平原上一个土里刨食的小县城咋跟钻石扯上关系的?

01

一个十八线的小县城

成了iPhone8的供货商

我曾问过柘城小伙伴一个问题:“你们那儿除了辣椒有啥特产?”

“钻石吧。”

小伙伴不假思索地答复了我,还一脸真诚。

于是,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了一幅画面:在广袤的豫东平原上,农民兄弟们在田间地头挥着锄头刨红薯,只有柘城人在刨钻石,一锄头下去,翻出俩“鸽子蛋”。

但是转念一想,不能吧,柘城的画风不是这样的啊,它的定位应该和农业有关。

柘城在商丘的西南边,惠济河从开封东一直向东流,流过了祥符区和杞县,下一站就是柘城。柘城是农业大县,每年都能种上90万亩以上的小麦和玉米。那里还盛产一种叫“三樱椒”的辣椒,20年前,柘城就被赋予了“三樱椒之乡”的美誉。

这都是老话了。绝大部分人恐怕不知道,柘城“辣椒之乡”早已经被“钻石之乡”取代。

钻石是一种非常、极其、十分贵重宝石,一点儿不夸张。

40年前,山东临沭的一个姑娘在地里干活,一锄头下去翻出一块大钻石。经过国家的专业人员的测量和称重,这枚钻石重达158.786克拉,在当时,重量能排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据说它的估值到了10亿,可是你知道吗,这个大宝贝只有鸡蛋黄那么大……

产量少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它在工业上的作用暂时还没人能代替。

钻石被加工之前叫金刚石,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最坚硬的物质,开采石油用的钻头就是金刚石;用它做成的刀具可以切割玻璃、瓷器,老话不是说嘛,没有金刚钻,甭揽瓷器活。

镀了金刚石的仪器

当年,富士康公司发布信息,为手机边框磨削专用刀具招标,全国100多家企业参与竞争。众所周知,富士康对手机边框的弧度、镜面光洁度要求比较严,尺寸要求精确到0.05微米。咱们一根头发丝大概10微米,0.05微米相当于人类头发丝的几十分之一。

柘城一家生产金刚石刀具的公司脱颖而出,最终中标。所以说,如果没有柘城的金刚石,iPhone8可能就不会有那么光溜的手感了。

柘城咋跟这么贵的东西沾上边了?

02

柘城人用塑料桶

和煤火炉就能做钻石

准确的说,柘城的金刚石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人工合成的。

中学的化学课本讲过,金刚石和石墨是同素异形体,都属于碳单质,它们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化学式都是C。也就是说,二者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发生转化滴。

你不要小看“人工合成”这四个字,并不是所有的“人工”都比“野生”差。1954年美国GE公司宣布了人造金刚石合成成功,六年之后,苏联才成功。

郑州三磨所,这名字听起来山寨,其实牛的不得了,全称叫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1960年,为了给工业发展做贡献,三磨所接到了机械部下达的合成金刚石的任务。

经过三年的反复研究试验,随着晶体刻划玻璃发出的吱吱响声,国内第一枚人工金刚石在河南诞生了。

人工金刚石

二十年后的80年代中期,柘城县一些青年人在帮助国营拉丝模厂供应原材料中,掌握了金刚石微粉的加工工艺。

金刚石微粉是粉末状的金刚石颗粒,是研磨抛光硬质合金、陶瓷、宝石、光学玻璃等高硬度材料的理想原料。

国营拉丝模厂停产后,这些年轻人就在家里做起了金刚石微粉加工,一大批家庭作坊式金刚石微粉加工微小企业遍布柘城县城乡接合部。

你绝对想不到,在当时,用塑料桶和煤火炉就能生产微粉了。

先用球磨机把原材料磨碎,然后放在塑料桶中用水稀释,再利用物体的重量大小和在水中悬浮时间的不同,进行沉淀式分级,最后采用最原始的煤火炉进行烧烤式烘干,加工成金刚石微粉。

这套工艺被简称为“球磨机、塑料桶、煤火炉”。

直到世纪末,柘城从事金刚石微粉加工的企业已有100多家,从业人员有1万余人,年加工金刚石微粉20亿克拉,产品出口东南亚、北美和非洲。

金刚石微粉

柘城县是闻名全国的“金刚石微粉之乡”。

03

全球钻石巨头放弃卖天然钻石

或许这事儿和柘城有关系

万千小微企业成就的“微粉之乡”尽管在中国独占鳌头,但存在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产业链互补性差、抗市场风险能力弱等问题。

柘城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只玩微粉是不够的,他们的目标比较长远,要建设“钻石之都”。为此,县里还开了大会,制订产业链建设方案,精心编制了《柘城县超硬材料产业发展规划》。

以金刚石为代表的超硬材料及制品被誉为“最硬最锋利的工业牙齿”。航空航天、国防军工以及光伏与电子信息等领域里的各种高难材料加工难题,在它面前都迎刃而解。

2012年,柘城建设了超硬材料产业集聚区,将微粉企业进行重组壮大。

为了引进新技术,吸引人才,县里拿出了5000万元,设置科技创新基金。截止到去年,全县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150项,其中发明专利14项。

截至2017年底,我国人造金刚石产量已占世界总产量的90%以上,而柘城县的超硬材料微粉产量和出口量占全国市场份额的 70% 和 50%。

当年三磨所的合成金刚石的老教授来到柘城参观后,也不禁夸了一句:在这里我看到了中国企业家的速度和效率。

不单工业上飞速发展,“柘城造”的宝石级大白钻也能闪瞎人眼。

目前国内的技术大多能做出0.5克拉,而且多数是小钻和碎钻。而柘城的公司,已经能合成1克拉以上的大白钻了。如果这项技术推广下去,你会花更少的钱买到更剔透的大钻石。

那个由煤火炉烘烤出的“微粉之乡”,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中国钻石之都”。

总部位于南非约翰内斯堡的钻石零售商戴比尔斯(De Beers)作为全球钻石市场强大的垄断者和操纵者,开始担心中国大量生产的人造钻石会使其利润缩水。

《南华早报》11月24日刊发《戴比尔斯和中国的“假”钻石作斗争,但究竟谁才是假的?》文章称,随着人工制造钻石技术的成熟,大量的人造钻石正从中国企业的实验室中生产出来。在花了几十年时间压制和排斥人造钻石行业之后,该公司终于彻底改变策略,加入了这一潮流。

我不敢说柘城的人造金刚石技术走在世界前端,但至少,它在改变世界潮流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可能柘城只是一个十八线小城市,可能它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差强人意,但柘城的小伙子可以大大方方地告诉姑娘:

我没钱买钻石,但我可以带你去看钻石是咋做出来的。等咱学会了,可劲儿搁家弄钻石,要多少有多少。内啥,咱俩管结婚不?



脚注信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1-2012 四川省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
蜀ICP备140148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