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们写过一篇东西,讲述了关于钻石和黄金在保值方面的对比。后来收到了一些小伙伴的私信,主要还是业内的,认为现在“这个事情很难跟消费者讲清楚。”所以我们今天试着再写一篇,以尽量通俗的、数据较少的方式来讲明白一点。
事实上,只要弄明白以下四个问题就可以了。
问题一:你对“保值”的理解是什么?
最通俗的理解,当然是会继续值钱,甚至值更多的钱。假如通货膨胀是每年3%的话,如果钻石在市面上的交易价格涨幅可以超过3%,那就是基本保值了。(别慌,还没说到出货的问题。咱们先看这一块最通俗的价值理解。)
还有一种理解比较特别,不过我们觉得也有一定的道理。那就是:当我们馈赠一颗钻石(或者一件钻石珠宝)的时候,对方的情感是一种“价值”的体现。说的更俗一点:假如一颗钻戒能帮你求婚成功的话,这就是它的价值。你保住了这份价值,这颗钻石就保值了。
有点儿意思。
问题二:你的购买渠道是什么?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包括一些业内人),是不可能拿到所谓的“一手货”的。即使现在科技发达、资讯发达、平台发达,你拿到的也是3、4、5道货。
为什么呢?因为真正能从矿业公司拿到毛坯石,或者从加工厂拿到成品钻的,不会是终端消费者。
当然了,收藏级的钻石,也基本不会到达普通消费者手中。
所以,很多人纠结在这个地方:为什么毛坯石才一百美金左右一克拉,我去商场买却要好几万块钱一克拉。这些同志应该是不理解钻石行业价值链的构成。
问题三:你的出货渠道是什么?
所谓“出货”,咱们说得再俗一点,就是把你手上的钻石或者珠宝给卖出去,对吧?普通消费者基本就三种渠道:
(1)当铺
(2)二手平台
(3)原店回收
当铺肯定是没法保值了,不然人家吃啥?
二手平台基本也是没戏,你懂的。
至于原店回收,我们知道确实有店铺会承诺“XX年之后按原价回收”,但你不计算通货膨胀吗?
所以,普通消费者从零售渠道买来了钻石之后,想凭借自己的出货渠道,达到“保值”的目的,结论是——几乎没戏。
问题四:你对钻石了解多少?
为什么我们要把知识放在这里讲呢?因为掌握知识最大的作用,是让你很明白自己在做什么。
举一个很俗的例子:甭管什么原因,你现在需要买钻石。(对,前提是“需要买钻石”。说“不需要”的,就不要讨论了)如果你了解了钻石行业的价值链,甚至看过了上中下游那些较大公司的年报,或者知道什么是Rapaport什么是IDEX,那你基本上就会拿到一个“比较公允的终端价格”。
有了充足的知识之后,从经济上讲,你避开了不小的坑。从情感上讲,你获得了一定的心理平衡。
这是好事。
同时,你不会再有“是不是卖掉可以保值”之类的无厘头想法,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这颗钻石能给你和爱人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幸福的问题上。
人活着,图啥?
图的是幸福,不是保值增值。
总结一下
如果你能坚持看到这里,也许已经明白我们想说什么了。没错,就三点:
(1)从零售端购买钻石,就不要想着“保值”的事儿,因为条件太不成熟;
(2)拥有知识,能让你在购买钻石的时候避免踩坑儿(说“我不买钻石”的,请不要参与讨论);
(3)不要为了保值增值去买钻石,要为了“我喜欢”去买。
祝大家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