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价值1000万的宝石无人问津?让Chaumet历史顾问告诉你为什么
作者:澎湃新闻    发布于:2020-10-09    文字:【】【】【

不足4厘米的一颗玉髓,凭什么值千万?19世纪的顶级珠宝世家,除了尚美巴黎,还有谁…

在独角鹿专访中,珠宝史学界权威戴安娜·斯卡斯布雷克谈起了她担任尚美巴黎历史顾问的经历

“一件古董珠宝也许是脆弱的,遭遇耗损时,雕刻会被磨平,珐琅会破裂,宝石脱落,你看,“存活率”是很低的。”

2017年“尚之以琼华——始于十八世纪的珍宝艺术展”由故宫博物院携手拿破仑御用珠宝世家尚美巴黎CHAUMET举办 (图片来自新浪微博@故宫博物院)

提起著名珠宝世家尚美巴黎(Chaumet),总会回想起2017年故宫博物院“尚之以琼华”大展。那些震撼人心的珠宝讲述着法国王室的过往,也展现出珠宝世家对匠艺的极致追求。

国际珠宝史学界权威戴安娜·斯卡斯布雷克(Diana Scarisbrick)也在独角鹿的专访中分享了她多年前担任尚美巴黎历史顾问的快乐回忆。

小鹿也拥有一本戴安娜女士为尚美巴黎冠冕珠宝撰写的书籍,这本2003年出版的书中,还能看到清代婉容的照片

原来,曾在2017年让众多中国珠宝爱好者热血沸腾的尚美巴黎,戴安娜女士早有密切接触。而除了尚美巴黎,在她40多年的研究生涯中,还遇到更多令人着迷的珠宝故事,这些往事与近年惊艳了国际拍卖界的珍品竟有千丝万缕的关联……


这枚来自马尔伯勒珍藏的黑玉髓凹雕珠宝(intaglio)长3.4厘米,2019年以2,115,000美元成交,现在约合人民币1436万元(图片来自christies)

听她细说顶级珍藏的故事,我们才真正意识到,原来,珍宝的完好留存竟如此不易。

顶级珍藏竟“无人问津”?

2019年,来自马尔伯勒珍宝的珠宝在佳士得高价成交,您可以介绍一下这个珍藏吗?

戴安娜:我真的对马尔伯勒珍藏深感叹服。我一直觉得,想拥有好的收藏,就需找到好的古董商,而古董商必须要有好品味,还要有一双雪亮的眼睛。

“要是一件珠宝是来自马尔伯勒珍藏,它的意义和价值要远大于其他不知源流的作品。”

从前收集拍卖上的那些马尔伯勒珍藏的人是一名意大利古董商。这位出众的古董商注意到伟大的马尔伯勒珠宝进入市场,却无人问津。

那是1950年,当时很少人对它们感兴趣,因为看起来很不当代。

洛杉矶盖蒂博物馆的这枚凹雕珠宝也曾是四世马尔伯勒公爵的珍藏(图片来自getty.edu)

于是他有机会收藏到当时流入市场的顶级卡梅奥,他的家人也保持了这些藏品的完好。


戴安娜女士的好友John Boardman教授为意大利家族珍藏的珍宝做了著录,戴安娜本人多年前也曾参与到这个研究中(书封图片来自cvaonline.org)

最后,这家人还是将这个收藏拍卖了。然后,公众终于意识到它们有多了不起。这些藏品中很多就来自马尔伯勒珍藏。

马尔伯勒珍藏是在19世纪末流散各地的。

所谓马尔伯勒珍藏(Marlborogh Gems),指的是由几代马尔伯勒公爵收藏传承的珠宝,画中的四世马尔伯勒公爵是最重要的一位(图片来自wikipedia)

这是因为,虽然马尔伯勒公爵一家非常富有,但他们的金钱来自土地。19世纪《谷物法》允许从美洲进口谷物,英国农产品价格变得相对昂贵,农民难以卖出谷物,因此难以缴纳田租。

所以,像马尔伯勒公爵这样拥有土地的人也就不得不出售各式各样的财物珍藏,绘画、藏书……以及那批震撼的卡梅奥珍藏。我觉得这特别可惜。

这一枚紫水晶雕刻也来自马尔伯勒珍藏,长仅1.9厘米,曾以1,575,000美元成交(图片来自christies)

现在,布伦海姆宫(Blenheim)还珍藏着一幅当年收藏家马尔伯勒公爵与家人相伴的画作,那是当年Joshua Reynolds为他们画的。画里装着卡梅奥的红盒子就在旁边,他的小儿子拿着他最喜欢的卡梅奥。他希望,这伟大的珍宝能与他的家人一样,一起记录在画中。

可他们还是不得不把这些珠宝卖掉。马尔伯勒珍宝曾被两次出售,一次在1870年,一位伍斯特的藏家把藏品全买了。这位藏家过世后,大约是在1899年吧,这次,藏品全部被分散各地。

洛杉矶盖蒂博物馆中有多枚曾为马尔伯勒公爵珍藏的卡梅奥珠宝,此前在佳士得拍卖中以千万成交的凹雕如今也进入了盖蒂博物馆馆藏(图片来自getty.edu)

我想,正是因为曾在19世纪末散轶,马尔伯勒珍宝后来才会隔三差五地进入拍卖场。那些研究珍宝著录文献的人是聪明人,如果遇到谎称来自马尔伯勒珍藏的珠宝,他们能辨认出来。显然,要是一件珠宝来自马尔伯勒珍藏,它的意义和价值要远大于其他不知源流的作品。

贵族的怀古幽思

在19世纪,我们看到了考古风格的复兴。可以请您介绍一下当时珠宝商以古希腊、古罗马或希腊化风格为灵感的原因吗?


收藏于大都会博物馆的这款1870年代考古风格项链是意大利珠宝世家卡斯特拉尼的作品(图片来自metmuseum.org)

戴安娜:卡斯特拉尼(Castellani)对意大利的统一深信不疑。对他们来说,作为珠宝匠,复兴曾用来制作伊特鲁里亚、罗马和意大利珠宝的金银细丝工艺(filigree)、黄金造粒工艺(granulation)也是爱国的使命。

而且他们很聪明,不只是复原工艺和古代款式。他们赋珠宝以实质,让它们宜于穿戴,能够搭配19世纪的繁复服饰。换句话说,他们能够把古典与现代结合起来。

当然,我还认为得说到瓦尔特·斯科特(Walter Scott)的小说。

他详细地描写了过去时代的珠宝、服饰与习俗,人们讨论这些时,也联想到工业时代生产的理想化同一性。那些来自先辈们所处世界的珠宝,让人们充满了怀古情感。

另外,我想当时的知识分子希望他们拥有的东西能与“资本家”或者说因为工业革命而兴起的新富阶层区别开来。


《千灯闪耀》书中的茜茜公主配图,她也佩戴着钻石珠宝

这些新富阶层不止是工厂主、银行家,还有商人。他们得到的巨大财富都以非常传统且奢华的方式、通过极为昂贵的钻石体现出来。


《千灯闪耀——跨越三百年的珠宝珍藏》书中展现了华丽的钻石珠宝藏品

因为在1870年代,在南非发现的钻石矿场让市场上首次能供给大量钻石,能负担得起钻石价格的人都可以拥有很多的钻石。但在此之前,钻石是为王室成员和其他贵族所垄断的。

钻书珠宝的造型也别具意义。《千灯闪耀》一书中对像树叶造型等等的文化与传统做出了仔细的解释。

脚注信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1-2012 四川省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
蜀ICP备140148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