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摇是中国古代女子的一种首饰。
取其行步则动摇,故名。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步摇实在是中国古代红极一时的头戴饰品:极薄的金缀叶若即若离地挂在圆环上,生出颤动感。它们被戴于头顶,当主人走动时,一步一摇动,步摇随风如树轻摆,像是一树金色的花开,万束光来。
步摇,素圆挺,末端尖。与簪首连接处有葫芦形装饰,簪首为手形,拇指与食指弯曲成圈,馀三指平伸,指圈悬有一由玉环、珍珠、绿玉花篮及碧玺坠角串成的串饰。
首为珊瑚牡丹花,下繫一中空半球形白玉,其下繫旒苏六半,每串贯二十粒珍珠,其下并繫靛色穗各一绺。
年代:西晋。长19.5厘米、宽14.5厘米,重91.6克。1981年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达茂旗西河子窖藏出土,内蒙古博物院藏
鹿首金步摇冠是头部的装饰品。外形取材于鹿首,分为鹿首和鹿角两部分。鹿首刻画出了鹿的五官;鹿角由主根向上分支,每个枝梢上挂一片桃形金叶。步摇冠兴起于汉代,晋代以后在慕容鲜卑中盛行
清【镀金点翠鸟架步摇】长23.5厘米。步摇最早见于汉代,插髻为饰,走动时则摇晃,活泼喜人。步摇顶端龙头形,龙嘴下坠拱形鸟架,小鸟立于架中,口衔竹叶,其左右各一饮水罐;架下垂三串竹叶,每串三层;龙头、鸟架、小鸟、竹叶均点翠饰。步摇最早见于汉代,插髻为饰,走动时则摇晃,活泼喜人。
此件明代金步摇,通体镶嵌红、蓝宝石,蝶翅采用垒丝工艺,栩栩如生,蝴蝶头上有长触须,末端镶有小珍珠,摇曳生姿,故称步摇。“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可以想象当时的女子头戴步摇,小步轻盈的曼妙身姿。
步摇为中国传统汉民族首饰,后又向东传入高丽朝鲜半岛及日本并对当地的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送几句关于步摇的诗句。
1、云鬓花颜金步摇 唐 白居易 《长恨歌》
2、琢作步摇徒好色 唐 李贺 《老夫采玉歌》
3、玉作搔头金步摇 唐 顾况 《王郎中妓席五咏·箜篌》
4、玉佩珠缨金步摇 唐 戴叔伦 《白苎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