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冒琥珀16家网店售卖不合格珠宝玉石
6月4日,江苏市场监管局发布《2020年1季度珠宝玉石产品质量监督抽查通报》。
本次抽查翡翠、和田玉、水晶、碧玺、琥珀等产品200批次,共检出不合格22批次。
其中,在淘宝、京东、苏宁易购等电商平台购样60批,检出不合格16批,合格率为73.3%;在实体店抽样140批,检出不合格6批,合格率为95.7%。
不合格原因主要集中在珠宝玉石名称和标识,共涉及16家网店,具体名单看下面。
16家不合格网店名单
质量小课堂
1、珠宝玉石名称
珠宝玉石名称是指依据国家标准给出的定名规则和表示方法,赋予珠宝玉石产品符合标准要求的名称,用于向消费者明示产品的真实属性。
本次抽查问题主要表现为三种情形:
(1)以假充真
有4批次产品用塑料假冒琥珀,2批次产品用玻璃或石英岩玉假冒水晶,2批次产品用玉髓或石英岩玉(处理)假冒翡翠。
(2)以次充好
有用和田玉经过拼合处理后冒充天然和田玉,还有用翡翠经过漂白、充填和染色处理后冒充天然翡翠。
(3)名称错误
本次抽查发现3批次产品存在名称错误,明示的珠宝玉石产品名称与实际不符。
2、珠宝玉石标识
珠宝玉石标识不仅要与产品的检测结果一致,标识的表示方法也要符合标准的相关规定。
有的产品未按规定以珠宝玉石基本名称命名,而是以产地标注珠宝玉石名称或者直接使用雕琢形状命名,如将“碧玺”命名为“天然巴西碧玺”,将“翡翠”直接命名为“佛保平安”等;
有的产品经过优化处理,但没有在相关质量文件中标注出具体的优化处理方法,如“表面覆无色膜”的“蜜蜡”,直接定名为“蜜蜡”,未附注说明优化方法。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消费报告团 】(ID:consumers315),避开各种消费陷阱。
附:6家不合格实体店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