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有关国际金价上涨的话题一度霸屏,特别是在国内黄金价格上破400元一克的时候,不论是股市、期货市场,还是在黄金现货市场上,很多投资者早已蠢蠢欲动,就连已经沉寂多年的“中国大妈”炒金热情,也有逐渐被唤醒的迹象。但是作为之前和黄金本是同根生的白银,却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白银真正的上涨时从5月份才开始,而就在这十几年的时间内,国内白银价格涨幅已超过14%,而黄金自年初以来的涨幅也不过10%左右,特别是在5月15日和5月18日(中间为周末休市)连续二个交易日被,上海白银期货价格累计涨幅超过11%。 黄金幅度并不是很大的上涨,就足以引发社会各界关注,而作为涨幅更大的白银,却很少有人问津呢?主要原因在以下几点: 01 “银子”概念逐渐淡化 使用“银两”是古代身份象征,只有有钱人才有能力在消费中付银子。一直以来,白银就是钱的概念在国人心中根深蒂固,民国银本位破灭之后,白银逐渐退出了支付领域,但是黄金却得益于和美元挂钩,暂且维持着天然货币的角色,及时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后,黄金依然是很多国家储备工具。但是白银却不断和钱的概念分开,充其量也只是作为语言修饰上金钱的借指。于是乎,白银渐渐淡出普通老百姓的视野,因为在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中,可以完全不和白银打交道。或许在一些现代年轻人眼里,说到“银子”可能会知道是钱,但问起白银是什么?说不定真还有人回答不上来。也就是说,白银上涨很多人视而不见,一部分原因在于白银已经褪去了“银子”的概念,从大多数人的生活圈子中消逝。而黄金却不一样。 02 作为消费品的不足 相比于黄金制品来说,银饰制品受欢迎程度不高,一方面是贵重程度欠缺,另一方面是因为容易被氧化的属性,不能长期保持美观。和上面情况差不多,其他白银制品也存在这样两方面的不足。一克白银现在只有4块钱左右,10公斤白银不过4万多块钱,放在家里的话,还要腾出很多空间,而以当前的价格计算,这个钱也就只能买一块100克的小金条。在长久美观和方便上面,实物白银有着自身先天的不足,这也是这几年白银渐渐谈出人们实物消费视野的原因。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普通上班过日子的老百姓,谁又会去在意它的涨跌呢? 而黄金却不同,虽然这几年有所淡化,但是结婚、生小孩、晚辈过生日什么的,买一点黄金制品仍旧很盛行,有了消费意愿,在平时也就格外留意价格涨跌了。 03 望而生畏,敬而远之 白银渐渐从人们生活中淡出,但是作为投资者来说,即使没有贵金属交易经历,也会知道白银是一种高度风险投资产品。因为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白银演绎过多次疯狂上涨和惨痛下跌行情。这里包括一个个熟悉的名字,或许还有记住那些标志性的价格。从亨特兄弟的破产,到巴菲特大赚一笔,以及之后的摩根大通接盘,从上世纪80年代的近50美元/盎司,到90年代的不足5美元/盎司,2011年就当再次触及50美元/盎司的时候,又一路跌回不到10美元/盎司。 伴随着一个个名字和一串串价格数字,其中无不隐含着资本角逐的血雨腥风,作为一般投资者来说,每每读到有关疯狂白银的著作,大多选择了敬而远之。 04 行情难以把握 有关国际白银夸张价格走势的介绍很多,就不在这里赘述。2012年5月10日,白银期货正式挂牌上期所,这也是从黄金还是国内交易的第二个贵金属。上市后,沪银期货价格在6000元/千克附近,经过短暂几周试探之后迅速拉升,经过三个月的时间,期货价格最高上涨至7506元/千克,看起来似乎令当时的多头大赚了一把,但是又有几个人能够掌控它盘中将爆涨急跌作为习以为常的走势呢? 在拿今年3月份的那次下跌为例,2月底的时候,沪银主力还出现过4500元/千克的价格,可当走过短短6个交易日之后,该合约却创出了2857元/千克的价格,这个价格也是白银期货挂牌以来的最低价。6个交易日,近40%的跌幅,或许可以让人印象深刻了。事相对于其他商品期货,沪银出现连续上跌停的概率非常高。 行情难以把握,也就造成了大多数稳健投资者参与度较小。 黄金稍微涨一点,或许就引发很多热议;而白银即使涨了很多,却很少有人在意。以上就是一些基础性的总结,你认为呢? |